最嚴重的泄密:外國間諜偷偷從中國盜走一樣機密,讓中國損失百億

《茶葉大盜:改變世界史的中國茶》中寫有:「19世紀末,全球東西方並存著兩大帝國:中國和大不列顛帝國……為了兩種花,兩國開戰了:罌粟和茶花。」

清朝年間閉關鎖國,英國為了腐朽清朝,打開清朝的國門,在印度種植了許多罌粟,做成鴉片,大量出口到我國,同時,英國、印度向我國購買茶葉,維持了一種怪異的平衡。

我國硝煙禁菸後,英國發動鴉片戰爭,打開了我國的國門,使得我國走向了賠款的道路,1842年清朝廷與英國簽訂的《南京條約》中,清朝需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。

當時我國的茶葉十分受英國的喜愛,大批量地出口到國外,每年至少能夠在英國那裡賺取1000萬兩白銀,清朝廷中的大臣們寄希望於小小的茶葉拯救這場災難,英國顯然也看出了清朝利用茶葉為自己扳回了一句。

英國本想通過自己種植茶葉,不讓清朝獲利,1930年時,蘇格蘭人布魯斯兄在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種植了茶葉,但質量太差,味道遠遠比不上我國,中國還是世界上第一大茶葉生產和供應國。

英國決定派出一個間諜,竊取我國的茶葉機密,英國園藝家羅伯特·福特尼,在英國發展自然科學時,獲得了植物學家的頭銜,他曾在我國生活過一段時間,懂得不少我國的東西,英國覺得羅伯特·福特尼的身份與經歷非常符合當間諜,因而以豐厚的報酬收買了羅伯特·福特尼,羅伯特·福特尼並作為間諜又來到我國。

清朝廷是非常注重製茶工藝,視作國家機密保護起來,羅伯特·福特尼剛開始進行間諜活動,非常不容易,很有可能被認定竊取機密被斬首,因此羅伯特·福特尼留起了長發,裝扮成清朝農民的模樣,從中獲得茶葉種子和制茶工藝。

他躲過層層關卡,將我國的茶葉種子與茶苗秘密送往了印度種植,並向英國透露了我國的制茶工藝,1866年時,英國只有4%的茶葉來自印度,到1903年,英國有59%的茶葉來自印度,而我國銷售給西方人的茶葉中,所占比率下降了整整10%,當時我國根本不知道機密是怎麼泄露出去的,我國卻因此損失了上百億。

此後印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,羅伯特·福特尼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商業間諜,實在讓人感嘆。